继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后,作家梁鸿的又一重磅力作《神圣家族》在北京图书订货会发布。值得一提的是,梁鸿此次将虚构与非虚构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体,并再次将笔触聚焦身处吴镇这一“县域”里生命群体的命运,变换对中国乡村和城镇的“进入方式”。在发布活动现场,梁鸿与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就“城镇人生”、“梁鸿的新文体”等话题展开了一场精彩、深入的对话。
梁鸿谈写作初衷:微小的人生命自有神圣之处
梁鸿认为,每个人脑海里都有很多人在奔走,这些人的形象,一个表情,一种意象,某个习惯性动作,甚至是一个口头禅,会像印记一样刻在自己心里,挥之不去。她回忆到每次回梁庄,据点是在镇上哥哥家,无事的时候,就会搬个凳子,看街市上人来人往,也去赶集,慢慢走过那一个个商铺,一个个小摊贩,也和别人挤着。心里真是充满奇异的感觉。有一天她问自己:“觉得我为什么不写这些人呢?“梁鸿希望自己能描刻他们精神的形态,不管是流浪汉还是被遗弃的老人,还是要自杀的妇女。梁鸿认为他们的姿态里包含着一种想要诉说但又未能诉说出来的什么东西。所以决定写一写试试。
梁鸿认为就这本书而言,非虚构肯定是不标准的,本就如同“梁庄”也不是标准的非虚构。为了写作《神圣生活》,去年梁鸿曾七八次回到家乡镇上。但她发现,尽管从小在那里念书,以为自己对小镇的枝枝蔓蔓非常熟悉。但是当自己去写作的时候,发现那个枝枝蔓蔓还是没有看到。
《神圣家族》中第一篇《一朵发光的云在吴镇上空移动》中写的那个清真寺,是梁鸿从村庄到镇上的必经之地。童年时代,少年时代,梁鸿几乎从来没有听见过清真寺里传出的祈祷声,直到这次一回家才听见了。她意识到生活可能就在那个地方,但是因为它没有进到你心灵里面,所以你就看不见它。当你真的想去发现它的时候它就在那儿。那次梁鸿听完清真寺祷告的时候,突然非常感动,尽管并不非常懂伊斯兰教,但是觉得有那样一种呼唤对一个人来说是特别大的一种启发和幸福。
梁鸿觉得,人们的生活其实是非常丰富的,不管是哪一个非常微小的人,他们的生命自有神圣之处。这是她写这本书的一个初衷。
李敬泽:《神圣家族》呈现出非“梁庄”的梁鸿世界观
李敬泽现场对读者推荐《神圣家族》确实是一本值得读的书。他表示,因自己对梁鸿的写作比较熟悉,和很多读者跟我一样,更愿意把这本书和她的“梁庄”系列对照着去读。从这个《神圣家族》里,李敬泽认为能够看到一个作者在写作上的不同面,不仅仅是写作的不同侧面,同时在这两个侧面里读者能够看到一个作家看世界的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路径。而由于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路径,世界在梁鸿面前,或者说在这本书中的呈现那是很不相同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非虚构的梁庄和这样一本虚构的吴镇,这样在虚构和非虚构之间,呈现出了很不相同的面貌。
聚焦城镇人生的荒诞与神圣
从梁庄到吴镇,梁鸿在《神圣家族》中用12个故事书写身处吴镇这一“县域”里生命群体的命运,他们是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12篇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联系的篇章,以在地的烟火气息和丰盈的诗性话语讲述着吴镇的故事,人物命运盘根错节,互相链接,一气呵成。吴镇作为一个县城,它处于剧烈变化的城乡大环境下,从公共管理、社会结构、文化继承上都发生了剧烈变化。梁鸿将它提取和抽离出来,以此为标本观察中国县镇的生存样态与人文景观,在那里发现了以梁庄和吴镇为代表的中国乡村以外的另一种充满了悖论、矛盾和复杂意蕴的现代性发展逻辑和幻象。
新文体:虚构和非虚构完美结合
文学评论家解玺璋在读过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后,感受到梁鸿新著《神圣家族》在叙事上所发生的变化:“如果说前者是以‘非虚构’进入读者视野的话,那么,这一次则打开了虚构的魔盒。我不知道虚构或非虚构对梁鸿来说是否真有意义,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说,我所关注的,不仅是表达了什么和如何表达,还有表达的究竟怎样。”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认为,梁鸿从学术中走来,先是做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乡土文学的研究,后来可以说是在做乡土中国的研究。但在《神圣家族》里,梁鸿已经转向了艺术的创造。她已经飞翔起来,不仅关心社会和政治的问题,也关心灵魂和信仰的问题,不只是写实,而是已经有了虚构,甚至有了一些荒诞。
梁鸿视野的中国乡村形象不是纯学术的知识生产,也不是纯文学的审美想象,她的所有写作都有着中国现代乡村建设的实践背景。知识生产、文学想象和乡村建设实践在她是一种奇特的共生关系。
据悉,除《神圣家族》外,梁鸿的三部学术著作《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作为方法的“乡愁”》也将于近期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书名:《神圣家族》
作者:梁鸿
ISBN:978-7-5086-5731-8
定价:49.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内容简介
从“梁庄”到“吴镇”,梁鸿用12个故事书写身处吴镇这一“县域”里生命群体的命运,他们是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12篇相对独立又有着内在联系的篇章,以在地的烟火气息和丰盈的诗性话语讲述着“吴镇”的故事,人物命运盘根错节,互相链接,一气呵成。吴镇作为一个县城,它处于剧烈变化的城乡大环境下,从公共管理、社会结构、文化继承上都发生了剧烈变化。梁鸿将它提取和抽离出来,以此为标本观察中国县镇的生存样态与人文景观,在那里发现了以“梁庄”和“吴镇”为代表的中国乡村以外的另一种充满了悖论、矛盾和复杂意蕴的现代性发展逻辑和幻象。
作者简介
梁鸿,当代中国乡愁记录者、中国新一代乡土文化研究领军人。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曾出版非虚构纪实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文艺思潮研究。曾发表和出版多篇论文和专著:《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新启蒙话语建构——《受活》与乡土中国的现代性想象》等。